欢迎来到四川省绵阳中学官方网站
教师发展
绵阳中学组织“市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
2019-04-05 来源:教科室     【 】 浏览:

绵阳中学组织“市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方案

为落实《 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 关于开展2019年“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的通知 》(绵教体函〔2019〕180号 )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活动背景

2019开始,省教育厅为了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特在春秋两学季开展“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为落实教育部和省厅文件要求,我校每年组织教师于春秋两学季进行“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春季从3月份开始,结合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使用原来一师一优课平台开展活动。秋季从十月份开始,具体另行安排。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在全校教师中兴起紧密围绕课堂、采用新技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风气,通过活动推进常态应用,逐步形成覆盖各年级各学科各版本的生成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体系。

三、参与范围

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均应参加上传教学设计或课件或课堂实录或评测练习等。今年市上特别要求,市直属学校参加上传课堂实录的教师数应不少于专任教师总数的60%,我校要求8月31前未年满43周岁的老师,必须上传课堂实录;另,我校在职省特级、正高职称教师必须参加课堂实录的上传工作。此项作为年度评优晋级的必要条件。

四、活动内容

(一)网上“比武”晒课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省级平台(网址:http://www.scedu.com.cn)进行实名制网上晒课。已参加往年活动的教师凭注册的账号和密码直接登录,新参加活动的教师需先注册。

1.版本要求。“晒课”教材的版本为经教育部审定的中小学教材,以教育部公布的2018年度教学用书目录为准。

综合实践课程以专题形式进行晒课和评审,今年新增心理健康、安全、家庭教育等内容,以主题分类方式进行晒课和评审。

2.晒课内容。教师所提交的网上晒课内容应包括:一堂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完整教学设计、所用课件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可选,拟参加“优课”征集的或8月31日前未年满43岁的为必选)和评测练习(可选)等。鼓励教师上传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指教学过程视频)应展现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最低不少于30分钟),画面清晰。省特级、正高职称教师晒课必须有课堂实录。

教师所提交的内容须为本人教学实践中所产生的内容,不得冒名顶替,杜绝抄袭,引用资料须注明出处和原作者。

国家“晒课”平台提供教材目录体系,教师必须选定目录体系中的教材某个节点方进行晒课,鼓励教师在无“部优”和“省优”课例的节点下晒课,国家平台上“省优及以上”课例总数超过5堂的节点不再开放晒课。(晒课平台将对相应节点进行处理和标识,有晒课按钮的节点才能晒课)

3. 晒课时间。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通知以及我市实际,5月1日-8月31日 ,但如果要评优,请在7月5日前完成课堂实录并上传。

(二)“优课”评选

“课堂教学大比武”采取网上晒课、教师公众点评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评审,采取教研组评选推荐、校级评选推荐、县(市)区评选推荐、市级评审的逐级推荐评审方式。

1.逐级推优。各教研组要严格把关,优中选优,使所推荐“优课”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推荐的原则和标准,把好课程教学正确的政治方向关,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和适宜性相统一,要严格推荐程序,坚持公开透明,保障公平公正。7月10日前,各教研组采取线上评审方式完成本级评审推优工作,并将课例推荐汇总表(7月1日前发到教研长群)报送至教科室,具体名额分配教科室会在7月1日前告知教研组。

2.市级评审。市教体局将组织专家对各单位推进行评选,并择优推荐170节参加省级“优课”评审。对于前两年度没有部级“优课”的节点优先考虑。


(三) 开展应用推广

组织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看“优课”学“优课”活动,认真学习借鉴市级、省级或部级“优课”成果。要在教研活动中将“优课”观摩作为重要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将“优课”优秀案例纳入本区域教师培训资源,鼓励利用“优课”开展案例教学。原则上每个教师每学期在平台观课不得低于5节,并作为继续教育的学习内容。

五、组织实施

1.活动联系人。

绵阳中学教科室 唐瑛, 电话18980141002(晒课问题咨询)

绵阳中学信息中心 王立军 ,电话 15881422016 (录课或转码咨询)

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方永根,电话:13086410443

绵阳市电化教育馆 段波,电话:18081200306

2.加强考核。

市教体局将根据优课数量、质量(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优课比例),对此项工作列入对学校单项考核。同时将根据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晒课率、工作动态报送篇数、获奖情况等),对参与活动积极的单位颁发组织奖。对参加活动获得市级以上优课的教师,在评优评先、人才项目遴选和职称评审中予以倾斜。

我校会建立考评工作机制,把教师参加活动的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必要条件。每月学校将对教研组参加活动的情况通报,并以此作为教研组考核的重要依据。


附表一课堂实录视频拍摄制作技术标准

本标准主要包括课堂实录视频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

(一)课程时长:30-45分钟。

(二)录制场地

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录播室等场地,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三)教师仪容仪表

1.教师穿着需正式得体,教态端庄,不佩戴耳环、项链等装饰品。

2.教师授课普通话应较为标准流利,具有一定感染力,与学生课堂互动良好。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可采用多机位拍摄(2机位以上),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多话筒录音,保证教师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后期制作设备:使用相应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

教师在录制前应对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应美观大方,确保文字、格式规范,没有错误,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

二、后期制作要求

(一)片头与片尾

片头不超过5秒,内容包括:课程名称、年级、上/下册、版本、主讲教师姓名和工作单位等信息。

片尾包括制作单位、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质量要求

1.视频

(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性能稳定,无失步现象,图像无抖动跳跃,无马赛克,色彩无突变,无丢帧,卡帧、跳帧和破帧现象,编辑点处图像稳定,无明显杂波。

(2)亮度与清晰度:全片图像明暗度适中,人物表情清晰,所摄图表、文字、板书的细节能清楚辨识。

(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多机拍摄的镜头衔接处无明显色差。

2.音频

(1)声音应无明显失真、放音过冲、过弱的现象。

(2)声画同步,无交流声或其他杂音等缺陷。

(3)伴音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解说声与现场声无明显比例失调,解说声与背景音乐无明显比例失调。

三、视、音频文件技术要求

(一)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课堂实录的格式统一按平台提供视频格式转换工具转换为H.264+AAC编码的mp4文件。

2.视频码流率:视频平均码流为320Kbps以上,动态码流不超过IMbps.

3.视频分辨率

(1)标清4:3比例的画面,请设定为720x576。

(2)高清16:9比例的画面,请设定为1280x720。

4.视频帧率:25帧/秒。

5.扫描方式逐行扫描。

(二)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音频为双声道,做混音处理,压缩采用AAC格式,采样率为48KHz,音频码流率为128Kbps恒定。

(三)封装

课例视频统一采用MP4封装,H.264编码,文件大小不超过700M。


附件二2019年“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课例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指标描述

权重

分值

优秀

良好

一般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科学完整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明确、可检测,能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准确,能把握重难点;教学活动环节清晰,学生主体参与度高;教学评价设计合理。体现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10

9-10

7-8

5-6

0-4

教学实施

教学过程

紧凑流畅

教学环节完整,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分配合理,教学过程流畅。

10

9-10

7-8

5-6

0-4

教师专业

素养较高

教学能体现教师较高的学科素养;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策略有效;注重教学生成,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

10

9-10

7-8

5-6

0-4

学生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教学面向全体,尊重学生差异,注重学生学习思维、习惯、方法的培养,能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

10

9-10

7-8

5-6

0-4

信息技术

融合有效

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合理选择、整合和应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学生学习、师生互动和评价反馈,提升教学实效。

10

9-10

7-8

5-6

0-4

新技术方法应用创新

积极探索基于新技术和资源平台的网络化、个性化、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和真实情境下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

10

9-10

7-8

5-6

0-4

教学效果

课堂学习

氛围浓厚

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良好体验。

10

9-10

7-8

5-6

0-4

教学目标

有效达成

全体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10

9-10

7-8

5-6

0-4

学生核心素养充分发展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在学科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10

9-10

7-8

5-6

0-4

技术规范

资源内容

提交规范

晒课信息完整、文字规范;资源引用注明出处;视频拍摄内容完整,画面、声音清晰,声画同步,充分展现师生教学活动。

10

9-10

7-8

5-6

0-4

(另:中小学校省特级、正高职称教师课例评审上述指标仅作参考。)



责任编辑: 教科室
关闭】【返回顶部

您是第 位访问绵阳中学网站的人
COPYRIGHT 四川省绵阳中学
办公室电话:0816-2366440 招生电话:0816-2363700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剑门路西段26号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