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机器人漫谈时代的识别技术
9月7日晚7:00,北京理工大学甘明刚教授科普讲座在远志楼三楼阶梯教室举行。甘教授是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生导师,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
讲座的主题围绕模式识别展开。当今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信息时代推进,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焦点、热点。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参与到了这场技术的角逐中。智能技术正在渗入我们的生活。
讲座开始,甘教授向我们解释了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就是用机械的装置代替人类自动完成操作。那么机器人又是依靠什么来发现并排除外界影响,达成工作目标呢?这便与模式识别有关。
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它的本质就是对事物的分类。甘教授给我们展示了许多例子,我们这才发现,原来模式识别早已应用广泛。比如我们手机的指纹解锁,这是指纹识别;照相机里的人脸框,这是图像识别;音乐软件中的听歌识曲,这是音乐识别……可以说识别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甘教授介绍,早期模式识别是通过模板匹配来实现的。随后的一段时间,机器是通过统计、分析结构来识别的。而到了现在,模式识别的识别系统越来越先进,它的“神经系统”可以模拟人的大脑思考过程。为所识别的事物建立标签,聚类分析特征。
讲座最后,甘教授对未来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充满了美好展望。智能交通,智能眼镜,智能设备全面覆盖生活,这些技术在不久的将来都一定会实现的。
甘教授讲座现场
甘教授的讲座,幽默风趣,深入浅出,深深地吸引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听完这次讲座,大家深感新科技的重要性,更加坚定了大家努力成为新时代新型技术人才的信心